×

一线声音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一线声音 > 正文

西安交大人文社科领域教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日期:2024年08月16日        点击量:

连日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领域教师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学习体会和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分享心得。

管理学院教授周晓阳表示,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会公报16次提到“安全”,明确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传统产业是“基本盘”,新兴产业是“中坚力量”,未来产业是“关键变量”。如何推进新质生产力建设、统筹各类产业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治理体系成为关键所在。系统管理是汪应洛院士等老一辈交大人奠基的具有时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管理学领域,也是长期以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科发展的深厚底色。作为交大管理学院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我将继续传承和发展系统管理理论方法,为丰富和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治理“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案例研究-实践研究-政策研究”贡献力量。

经金学院教授马草原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此次全会聚焦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速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培育强劲的新发展动能。作为经济学领域的一名老师,我一定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让学生们深刻理解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全方位、全过程、宽领域、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公管学院教授刘慧君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顺利召开,深入研究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通过深入学习会议精神,我感受到党中央对于实现中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和乐观精神,心里倍受鼓舞。本次会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高等院校是高层次教育、科技研发,以及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作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本次会议的重大主题、重大原则、关键决议和有力举措,从为国育才和科技强国两方面,服务于大局需要,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

人文学院教授妥建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会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文化人才,引领文化创新和传播。

新媒体学院教授张立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新论断。全文5000多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分别是改革、发展、安全、中国式现代化。本次会议上承十八届三中全会,下接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道路的前瞻规划。全会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全会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科研工作者,需不断夯实自身功底,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更要注重科研生态的健康与可持续性,确保科研活动能够真正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芳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是站在新发展阶段历史节点上锚定改革方向、确立改革目标、指明改革道路的一次重要大会。对于大会的召开,我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要义不容辞地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做自己的终身使命,引导学生持续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形成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法学院副教授王朝恩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全会指明了面向2029和2035两个时间节点的目标、任务,制定擘画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既重点突出又系统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学习全会精神,我特别深刻的感受是,全会提出的“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深刻指出了对外开放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地位。全会在制度型开放、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区域开放布局、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部署的改革举措,充分彰显了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对外开放领域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涉外经济法治研究工作者,我们要以全会的部署为指南,深度融入对外开放一线,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需求,努力提供相关研究成果,为制度型对外开放和涉外经济法治贡献智库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林星表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蓝图具有重要深远意义。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象征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表明中国决心以更大力度和更具体的政策攻坚克难,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广度前所未有。在中国稳扎稳打的成功实践下,全世界都知道通往现代化道路不止一条,充满活力而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球发展树立榜样,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行进到了关键节点。在时代新征程,我们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笃定信念,奋勇向前,将全会精神切实融入实际工作与生活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拼搏。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冯广宜表示,这次会议是我党在关键时期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清晰的蓝图。本次会议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所处的复杂国际环境,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既展现了我党高瞻远瞩的国际视野,还为今后的发展理清了思路、探明了出路、找准了方法,为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名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本次会议的内容和精神,用之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但为培养有大局观的新时代青年人才贡献力量,还要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国家的战略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段朱清表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最新论断深刻道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将教育、科技、人才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提出“三个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他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基础,教育是根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对教育、科技、人才未来工作做出部署,提出“三个深化”: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刻揭示了今后我们在教育、科技、人才上如何下功夫、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


来源:交大新闻网        作者: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