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声音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一线声音 > 正文

西安交通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校内宣讲团

日期:2016年05月06日        点击量: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将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自3月2日动员布置会召开以来,各单位认真谋划、广泛动员、积极行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校内宣讲团主讲教师信息公布如下,详细信息见附件(名单持续更新中)。

预约宣讲团主讲人专题报告,请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耿嘉敏 82663715,党委组织部张华东 82668882。

附件:宣讲团主讲人简介

王宏波

个人简介:

王宏波,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领域及方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的交叉研究。主持和参与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教育部课题6项,国务院委托课题1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发改委课题各1项等。著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新探》、《< 老子>思想与现代社会》、《社会工程研究引论》、《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社会协调分析新论》、《西安产业协调发展与结构调整研究》等多部著作。主编或参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研究-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等多部教材。在权威期刊及其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

宣讲提纲:

学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解读“五大发展理念”

2014年10月23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首次被写入最高规格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至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渐成专属名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实现中国梦,“两个基本点”即全面深化改革和坚持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理念统领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用发展理念彰显价值、重申立场、宣誓决心,再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时代创新,也开辟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陆卫明

个人简介:

陆卫明,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及方向为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著有《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当代中国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中国文化现代化思想史论》、《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中国传统文化精义》、《现代人际关系心理学》、《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智慧》、《蒋介石的外交秘闻》、《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研究》等。在权威刊物及英文、国内CSSCI及其它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宣讲提纲: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中国梦:中国人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进一步概括为“中国梦”,发挥了巨大的凝聚、激励和指导作用。真正理解了中国梦,就会有远大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同时又会脚踏实地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工作。能够让每一个成员感觉到自己与所在统一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愿为之努力奋斗,是“中国梦”指导思想的魅力所在。

恪守底线:治国理政者的底线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学好用好唯物辩证法,其中,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是其重要内容。居安思危,做好工作。习近平要求:“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可见,底线思维并不是束缚手脚、无所作为,而是要头脑更清醒、工作更主动,把工作做得更好。

和实生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高瞻远瞩,积极创新外交理论和实践,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了构建各种类型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实施了构建“一带一路”及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我国古人早就指出:“和实生物”。就是说,和的哲学是生成事物的道理、是建设的道理。建立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存在的条件。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提出了构建各种不同类型的共同体的诉求,如亚洲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同体、网络世界共同体等,阐明了建立共同体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其最高形式。

陈建兵

个人简介:

陈建兵,男,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党史党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等纵向课题3项,主持西安市新城区委组织部委托的党建类横向课题1项,独著和主编学术著作2部,参加撰写并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10多篇。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干部培训教育基地、党校、书院为领导干部、教工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十余场次。

宣讲提纲: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主要内容如下: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政治生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党的纪律建设,为加强党的团结、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阶段,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全体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言行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政治斗争中要立场坚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坚定不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保证。

宋希斌

个人简介:

宋希斌,男,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清史、中国近代史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科研与教学。在《清史研究》、《历史档案》、《齐鲁学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的研究。

宣讲提纲:

党章修订的历史考察及时代价值

党章的历次修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年的历史进程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治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党的指导思想也在历次党章的修订中不断丰富与发展。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是理论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与时俱进是党永葆活力的保证。

刘占虎

个人简介:

刘占虎,男,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所讲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政治哲学。近年来,独立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浙江社会科学》《中州学刊》《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红旗文摘》等全文转载,以及光明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国史网、中国改革网等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大项目等,参编(副主编)《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干部教育读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年版)。2014年,主要参与甘肃省纪委委托重点调研课题“当前我国行政领域改革中如何充分体现预防腐败的要求”,作为副组长负责全程调研工作。调研报告被甘肃省纪委、监察厅、监察学会评为2014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成果一等奖,并呈送中纪委和监察部。

宣讲提纲: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

长久以来,对共产主义的诸多误解使得人们不愿提及,也不敢提及。科学共产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是作为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之物质承担者(共产党员)的思想武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致的,共同构成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通过剖析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主要误解或曲解及其根源,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价值维度、过程维度、境界维度来分析科学共产主义的本真意涵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在场性,让广大共产党员从理论的整体性和现实的生动性上来把握共产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精神,进而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物质承担者和精神引领者。

传承中华传统优秀价值观助力“中国梦”

共产主义理想与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有着内在的关联,对于处在“中西古今”时代场域上的“中国人”而言,如何在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之间淳化我们的精神品格,是进行精神“补钙”必须回应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果,形成了代表“中国精神”的传统价值观。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是根植于社会存在和物质实践的观念形态。我们应当从社会实践层面去理解它的内涵和旨趣,应当从所依赖的社会网络机制来理解它的生成逻辑。“家国同构”、“修齐治平”、“礼法相济”作为三个典型的社会生成机制,对于广大共产党员更好地理解当代中国的治国理政逻辑,切实做到严以律己、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