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闪耀更加耀眼的光芒。
◇截至目前,西安交大共有16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百分之一,4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1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利用好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方面特色优势,增强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与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同题共答,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66年前,一批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奔赴千里之外的大西北,扎根黄土地艰苦奋斗,将西安交通大学(下称西安交大)建成了屹立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一进程淬炼熔铸了“西迁精神”。
在“西迁精神”滋养下,近30万名各类人才从西安交大走出,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创造了3万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02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西安交大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2021年,“西迁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西迁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如何继承和弘扬“西迁精神”,永葆爱国精神底色,把爱国奉献、赤诚报国的情怀转化为建设“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此专访了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卢建军。
国之所需 我之所向
《瞭望》:如何认识“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卢建军:西迁是党中央根据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的伟大“迁徙”。
1956年8月,6000多名师生员工手持印有“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粉色乘车证奔赴黄土地。1956年底交通大学在册的767名教师中,迁到西安的有537人,占教师总数的70%。学生热情高涨,1954级、1955级学生迁来西安的共计2291人,占两个年级学生总数的81%。时至今日,西迁的磅礴交响依然绕梁,“西迁精神”正是在这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积淀形成的。
随着时间推移,“西迁精神”在新时代历久弥新,闪耀着更加耀眼的光芒。学校党委积极挖掘和传承“西迁精神”新时代内涵,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为政治方向、以“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行动路径、以“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为根本要求,扎实探索和践行如何“听”“跟”“走”。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需要她。西迁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是高校党委的首要原则,需要从弘扬“西迁精神”中汲取智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她。西迁以来,学校延续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在党政、企业、教育、科技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校友,其中包括51名两院院士。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弘扬“西迁精神”为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新能量。
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她。西迁以来,西安交大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包括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新时代,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高校要承担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立足基础研究,破解“卡脖子”难题,从弘扬“西迁精神”中汲取力量。
服务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她。西迁后,学校急国家之所急,竭力为国家发展和西部建设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其中一半以上留在中西部工作。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是学校的重要使命任务,需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瞭望》:两年来,学校在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上做了哪些工作?
卢建军:2020年4月,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大,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两年多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西迁精神”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加快“双一流”建设,学校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港建设等各项事业均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办学实力、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以“西迁精神”为滋养,立足国家科技战略前沿,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及专业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用科研报国,已成为新一代西安交大人最执着的追求。
弘扬“西迁精神”,前提是深入挖掘“西迁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学校“西迁精神”研究中心,2020年9月被批准为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承担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研究”。开题以来,课题组先后发表理论文章60余篇,出版、在编相关书籍近20部。
为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社会各界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好“西迁精神”,我们组建了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辅导员、学生骨干“四位一体”宣讲队伍,成立交通大学青年宣讲团和陕西高校宣讲联盟等,累计建设19个理论宣讲基地,2020年以来发布“西迁精神”主题宣讲课单123讲,举办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近800场。
我们还将弘扬“西迁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邀请西迁老教授讲授专题党课,牵头成立陕西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团,推出党的精神谱系宣讲课单,持续开展“走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研修活动,引导师生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
两年来,交大西迁博物馆共计接待27万人,讲解近2700场。2021年,交大西迁博物馆完成智慧博物馆一期建设,实现5G信号全馆覆盖、融入AR+VR互动技术,完成10个展品AR互动和创新港VR全景展示建设工作,提升观展体验,助力红色资源活起来。
我们还出版了以《交通大学西迁》《西迁故事》《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等为代表的“西迁精神”主题图书60余种,其中12种图书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8种图书入选教育部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西迁精神教育读本》在全省中小学广泛使用,多部图书被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高校列为党课教材。
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新型融合生态圈
《瞭望》:产学研融合是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热点话题,西安交大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新探索?
卢建军:近年来,我们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坚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发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总窗口作用,打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围墙”,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新路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学校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通过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切实落实“双导师制”,实施校企联合“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实现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一年多来,学校已与国家电网、中国联通、华为等51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共建了校企研发平台。
学校通过构建技术转移分中心模式、发挥科技风投基金作用、探索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及全链条服务新模式,重点围绕解决“体制、机制、激励”三个核心问题,进一步盘活科创资源,服务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驱动科研成果转化,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新型融合生态圈。
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征集可转化科技成果1100余项,梳理专利及非专利存量技术成果2万余项,建立了西安交大成果清单。为促进科技成果在陕西就地转化,我们已定向为西咸新区春种基金推出种子项目280余项,其中已通过基金投资决策137项,累计融资近1.2亿元。成功组建一支近50人的职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成为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核心力量。积极推进立体联动孵化器建设运营工作,创新“飞地孵化”模式,务实深化校地合作,实现优质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政产学研用金”进一步深度融合。
《瞭望》: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深度融合还需要哪些新举措?
卢建军:目前,我国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仍需完善,创新联合体建设还有待深入。长期以来高校和企业形成了“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简单合作方式,高校的科研还不能更好地匹配企业的研发需求,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不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协同贯通不够,科技成果转化不充分,“双导师”制度尚未充分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缺少工程化环境。与此同时,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还带来了产业共性技术封闭,造成创新链中间环节缺失,影响了创新链向产业链的转移效果。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创新资源聚集地,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参与到由政府政策、领军企业、金融服务、科研院所等资源汇聚的创新生态之中。学校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积极建立“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坚持以企业作为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市场主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互动融合。
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校企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国家和企业“卡脖子”难题实行“揭榜挂帅”,强化应用牵引的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我们新设的现代产业学院,与陕西省重要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协作,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联合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共同致力于解决陕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卡脖子”关键共性技术,助力陕西省重点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二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高校技术成果“端”给企业和金融,推动新兴产业的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实现挖成果、用成果和育成果的统一。目前,我们已全面梳理完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对市场专业化团队筛选出的成熟度高的项目,我们打算优先向省内地市转化。
三是跨越创新链条“死亡谷”。一方面,高校要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新的共性技术研发共享;另一方面,高校要与企业联合攻关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共享,拓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各自在1到9级创新链中的作用,打通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关键技术工艺全链条,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调整升级学科专业 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瞭望》:加快培养紧缺人才要求高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西安交大在学科专业体系调整升级上有什么新思路?
卢建军:学科方面,近年来,学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传统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打破学科专业壁垒。
我们坚持“理科补短强基、工科育新强优、医科交叉强质、文科经典强用”建设思路,夯实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学科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学科特色建设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6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百分之一,4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1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今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西安交大8个学科入选,将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一流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专业方面,学校总结了“优化专业布局,提升专业水平,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服务地区和国家战略”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实施“强化优势工科赋能,突出社会引领下的专业交叉融合”的建设举措。科学处理基础与应用、传统与新兴等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以制度建设保障专业发展,以交叉融合孕育专业方向,以要素驱动促进专业改造,以评价竞争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了独具西安交大特色的“四新”专业建设路径,打造了一批一流专业。
《瞭望》:西安交大如何发挥“双一流”高校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
卢建军:作为地处西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安交大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要更加主动自觉融入国家战略,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四个服务”,落实“四个面向”,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为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西安交大的贡献。
我们将深入实施基础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前后端双导师培养机制等模式路径,把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强化学术训练和科研实践,加快把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源和育人优势。
我们还将根据基础学科特点和创新发展规律,探索实施学科建设长周期评价体系,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创造宽松包容环境。同时强化应用牵引,加强基础学科建设,进一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举措。
我们认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打牢我国科技创新的科学和人才基础,必须利用好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方面特色优势,增强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与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同题共答,协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目标导向研究和自由探索衔接互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由职能部门、学院协同发力,形成政策整体合力。同时加强基础课教师队伍、实验室教学队伍、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研究具体举措,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原文刊发于2022年7月30日《瞭望》新闻周刊
报道链接:http://page.palmtrends.com/show.php?id=Ss9898SsPzM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