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聚交

首页 > 学习聚交 > 正文

【学习聚“交”】胡桥:让智能机器人研发勇立“双一流”建设潮头

日期:2017年10月24日        点击量:

2017年9月21日,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西安交通大学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拥有8个一流学科。10月12日,为响应《中国制造2025》号召,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在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我校与西安市在经开区共建了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值此之际,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基地和内涵建设。结合“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针对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发展目标,谈几点思考。

一、校地优势互补推进创新发展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针对我校“双一流”的发展目标,以创新港统筹建设为契机,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开展校地联合,我校与西安市共同建立了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以完善政产学研应用体系、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培养机器人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为总体定位,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展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开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

共建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既是双方抢抓战略性新产业发展机遇的重要部署,也是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主要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政产学研应用体系

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发挥政府、高校及市场各自优势,完善政产学研应用体系,不断提高西安市机器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配套水平。

(二)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坚持“整机+零部件”的“垂直整合”发展模式,以智能机器人整机产品为重点,带动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集聚发展,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三)突破机器人核心技术

聚焦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领域及研发方向,瞄准关键零部件、材料、核心软件、核心元器件进行自主研发与技术集成,突破行业技术瓶颈,积累储备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

(四)培养机器人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发展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基地,建立西安交大博士后流动站,培养造就一批机器人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五)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

通过“平台+研究部+项目”和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以集约型创新中心为依托的创新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

通过研究院这种新型的校地合作模式,能有效整合政府、高校及市场各自优势,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沉淀,瞄准零部件、材料、核心软件、核心元器件进行自主研发与技术集成,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同时落实我校在“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中“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的具体部署。

二、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根据《中国制造2025》发展目标,智能制造将带动中国制造升级为自动化,机器人从工业级跨入服务级,现有的一定的机器人制造实力,将在未来10年进入黄金成长期,中国将跃升为全球最大机器人产销国,抢攻全球破1兆美元的市场商机。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6月9日两院院士的讲话中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全国各地都将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战略手段。作为“双一流”中高端装备制造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和智能机器人方向的科研和教学也是这场攻坚战的必然选择。

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定位为:按照“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需求”这一原则,根据“战略研究-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核心装备开发-产业示范应用”这一主线,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机器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抓住新一代机器人研发这一新趋势,推动我校在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双一流”添砖加瓦。紧盯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我校机器人技术研究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创新能力,并谋划在创新港和孵化基地凝结上下游双创企业,建设孵化服务平台,推广创新成果及产业化项目。

我们要抢抓《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双一流”和创新港建设为发展契机,在西安交大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发展建设中先行先试,落实“选人、用人、考核、奖惩”等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动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的聚集发展,加速智能制造战略中高端装备建设和高端人才培养,力争让我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把握先机。

 

【作者简介】

胡桥,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水下机器人优化设计,水下目标智能感知。

电子邮箱:hqxjtu@163.com

 

【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及西安市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简介】

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是为推进陕西省“两化融合”进程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2015年9月由陕西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陕科基法[2015]183号文)。实验室依托西安交通大学,以西安交通大学完善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测试平台为技术支撑,开展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总体定位为开展智能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推动机器人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前瞻领域的交叉,以陕西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为导向,促进智能机器人的实际应用,实现智能机器人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协调发展,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陕西省、西安市有关文件精神,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在机器人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的技术研发能力,促进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校地合作,驱动西安市机器人产业跨越发展,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建立的,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开展前沿技术、共性关键技术、样机开发、测试验证、标准制定等方面的研究。在我校创新港和“双一流”建设中,按照高端装备研究院发展定位,将按照“三个面向”和“四大原则”,整合“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器人研究所”和“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多方资源,构建全新的机器人研究所,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两年以来,智能机器人研究团队在机械学院梅雪松教授带领下,开发出智能机器人原型样机近20台套,发表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申请与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承办了1次机器人国际会议,2次国际机器人创意大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来源:交大新闻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