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动态

首页 > 党建工作 > 交大动态 > 正文

【陕西日报】西安交大人才工作系列报道之三:着力打造战略人才队伍 勇立科技创新时代潮头

日期:2018年07月02日        点击量:

5月28日上午,90岁高龄的西安交大原校长、西迁老教授史维祥与两院院士、专家学者等与会代表一道,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

“激动、感动、震动”是史维祥老教授参会后的深切感受。“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和政府始终把科学技术发展摆在显著的战略位置,西安交大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勇立科技创新的时代潮头!”

建设科技强国,创新是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力量之源。迁校62年来,西安交大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一流创新团队,在迈向科技强国的征途中始终澎湃着“交大力量”。

“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1956年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同年4月,一道来自中央的西迁指令,把交通大学从上海迁来西安,自此交通大学开启扎根西部的奋斗篇章,随后的62年里,一大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从西安交大喷涌而出。

迁校初期,西安交大紧密围绕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攻坚克难,开拓了计算机、原子能、工程力学、应用数学等尖端专业。一批重大的科研成果更是瞩目全国——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超短波调频广播系统、数字积分机、33万伏磁吹避雷器及西北地区第一台交流计算台。周惠久院士领衔的“多次冲击抗力理论”成为部属高校科研成果展览会上的“五朵金花”之一。

1957年,姚熹作为青年助教随校西迁,带领团队用短短几个月时间,在边筹建边生产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33万伏高压变压器电瓷套管。在西部热土滋养下,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成为国际知名材料学家、中国铁电陶瓷领域的奠基人之一。

即使在文革期间的动荡岁月里,交大师生临危受命,勇挑国防科技攻关难题,迅速组建起一支人均年龄不足30岁的科研团队,在仅仅一年时间里,自主研发出远超世界顶尖水平、用来冷却卫星通讯战略雷达敏感元件的低温制冷机,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及当年在特殊时期承担的这一项看似可能完成的任务,参与研发的万威武教授感慨万分,“那时年轻,当组织找到我时,只觉得是光荣和责任,有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正是这种主动融入国家建设大局,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使命担当,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克服关键技术瓶颈,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一次次在国际研究前沿留下“中国身影”。

主动拥抱“科学的春天”

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极大提振了广大知识分子的创新热情,交大师生张开双臂主动拥抱“科学的春天”。

1978年,西安交大青年讲师孟庆集在中法设备索赔谈判中,为我国挽回了670万法郎的经济损失,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1980年5月《人民日报》头版以“在和外国厂商技术谈判中显才能——孟庆集分析质量事故有理有据”作了报道,并结合孟庆集等人的事迹配发了“有真才实学才能建设四化”的社论,为中央落实“重视知识分子,创造条件让知识分子破格而出”政策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80年代,周惠久院士领导的“低碳马氏体强化理论和应用研究”项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研制的低碳马氏体钢,提高了强度,减轻了重量,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石油工人的劳动强度,获得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机械、矿山等领域,当年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3亿元人民币。在科研实践基础上,他提出的“金属材料强度、塑性、韧性合理配合的规律性来设计材料”的思想,要比欧美国家早十年。
还有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蒋大宗教授,我国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屈梁生院士,热能动力工程学家陈学俊院士,著名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摩擦学专家谢友柏院士,我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汪应洛院士……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交大人潜心研究,在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大西北,一大批应用于生产实际的重大研究成果在国家发展的浪潮中相继涌现。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排头兵”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交大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西安交大一次次用实际行动履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责任和使命。

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中,还有很多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核心技术,如航天航空发动机、飞行器、导弹、水下兵器、石化、燃爆冲击等领域,主要采用国外产品,解决高冲击、高动态、微小尺度下的压力加速度比测量难题,且部分产品对我国实施禁运,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防、军工以及能源、化工等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

“国家建设的重大需求是什么,交大人奋斗的身影就在哪里!”西安交大机械学院赵玉龙团队瞄准国家需求,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科研一线,完成的“高动态MEMS压阻式特种传感器及系列产品”项目解决了发动机、导弹、水下兵器、燃爆、战机、登月等国防、航天航空以及石化领域中的压力加速度比测量难题,获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结合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关键。西安交大依托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西安机器人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多个平台,研发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实现成果就地转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以智能驾驶为例,郑南宁院士于20世纪末就敏锐察觉到国外辅助安全驾驶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趋势。2000年初,着手组建无人车驾驶研究团队;2017年,西安交大“发现号”在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上夺冠;2018年,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首次招生,发力培养人工智能方向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无人区,西安交大一次次留下坚实脚印。

大数据正悄无声息地颠覆着人们的生活。徐宗本院士带领研究团队,30多年来扎扎实实、孜孜不倦地耕耘,在数据科学领域不断创新。2017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筹建徐宗本院士领衔的西安交大“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我国数据科学及相关学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徐宗本院士获陈嘉庚科学奖,以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支持研发出全球首部稀疏雷达原理样机,填补国内外研究空白。

卢秉恒院士作为国内“3D”领军人物,首创国际领先的紫外光快速成型,自主研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光、电一体化快速制造设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进步。郭烈锦院士直击“雾霾困局”,研发出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实现了煤炭能源的高效、洁净、无污染转化和利用。

一项项丰硕的成果,助力中国在全球科技前沿领域真正走在了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将其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

如何通过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激发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力?西安交通大学以实际行动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启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致力探索21世纪大学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同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使创新港成为人才流动的蓄水池、人才培养的孵化器,辐射西部、影响世界的“创新码头”,实现人才、信息、资本等市场要素的高效流动。

西迁以来,交大已培养毕业生近26万名,其中40%留在西部建功立业;培养出的34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孵化了尖端的科研成果,以国家三大奖为例,1978年以来,西安交大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26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17年以主持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位居全国高校第二。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西安交通大学为国家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地方攻坚突破,以创新加速度推动尖端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竞争,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用优秀的科技人才支撑起民族振兴的脊梁,以行动践行着中国知识分子奉献报国的家国情怀。

原载于2018年7月2日陕西日报5版

报道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0702/html/page_04_content_001.htm

作者:石桥 刘研妍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