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动态

首页 > 党建工作 > 交大动态 > 正文

二附院:用行动为党旗写满忠诚

日期:2020年03月21日        点击量:

面对肆虐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派出三批医疗队计144名队员,分别驰援武汉市第九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西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开展新冠病患救治工作。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力以赴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战斗堡垒旗帜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战疫集结号吹响时,我院三批医疗队144名天使瞬间化身为白衣战士,义无反顾奔赴武汉抗疫最前线。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院党委认真落实党中央要求,1月25日审批同意第一批赴鄂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平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出征仪式上,她庄严表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身为医护人员,疫情面前使命所在,责无旁贷,义无反顾!”

2月6日,第二批医疗队3名党员编入第二批陕西省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张正良同志任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孙云同志任支部委员。在成立支部大会上,全体党员紧握右拳,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誓言,字字千钧力,句句铿锵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镌刻在每个党员的心中。

2月8日,第三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62名党员组成临时党支部,由院党委书记巩守平同志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医疗队全面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50张病床的改建“新冠”病区,均为危重症患者,压力大、任务重。抵达武汉当晚,医疗队召开第一次骨干会议,次日上午党支部召开战备大会,搭建组织架构,明确纪律制度,12小时内部署明确详细的任务,24小时内全面接管病区,实施“三线两层两轨”的医护救治模式,同时创立每日队报、每日百图、每日一读、每日督控等做法,得到华中科大和西安交大赞许。

科学谋划,集智攻关,凝心聚力打硬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危难时刻显担当。在战疫一线, 二附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聚焦救治,汇集群策,为战胜疫魔提供坚强地组织保证。

“交二方案”,疗效明显。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经过10天的实践探索和专家组讨论,医疗队提出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新冠的具体方案,坚持“早期、足量、短程、联合”原则。所谓早期是指大剂量维生素C应在病程发展的早期及时应用,足量指维生素C的用量要大,短程指用药时间不超过1周,联合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截止3月1日,共有28位患者治愈出院。

前线后方,共阻死神。2月17日晚,面对85岁高龄危重患者,“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我来”,麻醉手术科主任吕建瑞没有一丝犹豫,他跪地实施气管插管,凭借过硬的技术,雾里插管成功,巩守平书记、王岗副主任协助操作,于晓倩、吴莉娜等人全力配合,实施了首例气管插管及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情况改善。2月19日晚,医疗队与医院大后方专家团队实时同步连线远程会诊,为该患者优化诊疗方案。“精神抖擞、同心同力、科学防治、战疫必胜”,这是医疗队的口号,更是执行力的写照。

生死时速,“一锤定音”。2月26日,医疗队收治一位确诊新冠肺炎的高龄患者,该患者形成双侧额颞顶部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大量)脑疝,命悬一线。巩守平作为神经外科专家不惧感染风险,当即决定为患者实施颅脑手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确保手术顺利和医护人员“零感染”的双重压力下,历经45分钟奋战,患者从死亡线上被挽救回来。安装固定器,在病房一般都是护士协助,巩守平却说:你们离远一点,我来!此刻,他们全然忘记身处最危险的疫区,忘记插管被感染的风险,只有“救人一命”的无畏和担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巩守平每天与一线医生参加交班,商讨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戴着护目镜、穿上厚厚防护服的巩守平,脱下防护服,早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队员们都说,您是领队,又是书记,做好管理工作就行了,一线风险太高了!他回答说:“我必须深入一线了解临床情况,才能做好决策。”

创新诊疗,提高治愈率。2月29日,面对78岁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再次突发发热、气短、呼吸困难等危险状况,二附院医疗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缜密的临床思维和最新研究成果,首创国内应用托珠单抗、大剂量丙球联合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三联治疗高龄新冠肺炎患者复发CRS取得成功,挽救患者生命。无论单用还是联合,在医疗队均属首例,“三联三快速”治疗属全国新冠肺炎创新领先治疗,体现医疗队以患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临床为根本、以创新为活力的国家队医疗能力和救治水平。组织发展对象、血液内科马肖容教授关于这一疗法的解读在《人民日报》权威医生在身边刊登。

口罩遮面,难掩忠诚。3月1日晚上8时,吕建瑞以《学习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给36名入党积极分子上了一次特别的党课。干部能流汗,群众能流血等真实写照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打动着每位成员的心。面对新冠肺炎患者,二附院团队研究探索出了“交二方案”,贡献“交二智慧”,也锻炼出了一支“铁军”,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职业健康精神添加光彩,为“大医大义,为生命之光”的二院精神文化注入更多内涵。“党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背着行囊去哪里”闪耀在他们身上!

人文关怀,凝心聚气。在远离家乡的武汉驻地,在与病魔斗争的前线战场,队员们藏起内心的胆怯,像“守护神”一样为患者提供以心理支持和康健辅助为主体的人文关怀。临时党支部就是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班子成员担起为队员舒压释压的角色。巩守平像一位大哥,每天叮嘱队员防护事项;对身体不适、家里有困难的队员,巩守平带领支委一班人进行慰问,了解情况,解决问题;队员生日,大家亲手做荷包蛋、长寿面……点点滴滴暖意都流淌在大家心间。

率先垂范,英勇奋战,党员干部冲在前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防控这个大考验面前,总有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我是党员我带头”已经成为一种共同誓言和政治自觉。他们的精神力量感动身边的抗疫“战友”,汇聚起更强大的战疫力量。

在武汉九院,和平除了救治接管病区病人,还参加其他病区的会诊,她积极联系后方专家团队远程会诊,开展CRRT治疗。多位患者经积极救治后痊愈出院,一位76岁的重症患者出院时激动地说“是交大二附院医疗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院党委委员、护理部主任杨惠云作为陕西省首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带领100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床头心理护理。对于轻症患者,她鼓励下床活动,并亲自示范健身操、呼吸功能训练方法等;对于重症患者,杨主任耐心解释,鼓励宽慰……六个小时过去了,她跟病区的40多位患者一一进行沟通交流、心理辅导,让他们重拾信心,配合治疗。工作完成后,杨惠云几乎已经直不起腰,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脸色也因为长时间在缺氧环境下讲话而变得苍白。

为精准解决救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在多次深入临床后,王岗、郭永红、张德信、马肖容、吕建瑞等多位专家利用休息时间,起草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和治疗方案》这一具有本土特色的标准化治疗流程,供全队医护人员参照执行。

青年党员鲍和、张勇、王晓鹏等同志主动担当起全队后勤保障工作,每日班车、营养三餐、全楼消毒、物品发放,他们全都事无巨细、不厌其烦。高登峰、郭永红、王剑利、罗花南等同志在完成自身临床工作任务之余,积极协助医疗队完成稿件采写、审阅任务,从多个方面为医疗队注入强大动力。

杨慧、屈莉、王蓉等护士长们,带领护理人员协助队员训练学习穿脱防护服、注射日达仙、医护配合救治患者等方面提供无私援助。

张正良同志任协和医院(西院)七层西病区主任、医疗组组长,定期到病房针对每个重危患者的病情,指导调整诊疗方案,总结出“一体化两岗位三线制四定床五补充”的管理经验,在协和西院作为样板推广。

在战疫一线,一大批抗疫“战士”的请战书就是申请书,他们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严格把关之下,第一批援鄂队员闫晶晶在医疗队火速入党,为抗疫一线党组织带来新的战斗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但生死攸关的战役中,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树立榜样的旗帜,每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巍然矗立的堡垒。张迈曾书记和王树国校长在医疗队出征仪式上的寄语犹在耳边:“二院勇士,于奋战中矗中流砥柱,于组织中显精湛技能,于细微中见爱意纤毫,于凯旋中颂华歌豪情!”“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所有交大人应当为你们感到自豪,所有陕西人应当为你们感到自豪,所有中国人应当为你们自豪”。


来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