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心语

首页 > 学习心语 > 正文

【井冈山培训学习心语】赵大良:旌旗飘扬井冈山

日期:2017年09月04日        点击量:

这一次,是我第三次上井冈山。应该说,井冈山是省外所有的景点中我去的次数最多。我熟悉的并不是井冈山上那崎岖的山路,因为除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来时,景点之间有崎岖的山路以外,现在景点的设施已经非常好了。车行驶在水泥公路上,人踏行在石板小路上,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感觉。据说,井冈山还是全国革命老区中第一个全部脱贫的地区。井冈山让我念念不忘的,永远是秋收起义之后通往井冈山路上飘扬的红旗。

红旗指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井冈山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的选择。以“坚定执着追理想,艰苦奋斗克难关,实事求是闯新路,依靠群众求胜利”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就是飘扬在罗霄山脉的旗帜,吸引着人们来孜孜求索。本次井冈山之行是培训,不同于前两次的考察,除了瞻仰井冈山革命历史遗迹以外,学习和思考的问题更多。现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情况,将以下三点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1)感受“信仰的力量”。在井冈山的五天时间里,我反复听到这样一组数字:“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在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共计牺牲人数达4万8千余人,有名有姓的仅有15744人。”那么,我们不仅要追问:那么多人献身革命,连名字都没留下,他们为什么要参加革命?他们有的是毕业于黄埔军校,也有的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他们有的是来自农家子弟,也有的是来自乡绅家庭或者是绿林;他们有的来自本地,也有的来自外省。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们能够义无反顾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多数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我也常常听到人们叹息:“如果某某幸存下来会元帅、上将。”这一声太息,正反映出我们后来者对先烈的不理解,因为我们之间缺少共同的语言和思想。能够让先烈们浴血奋斗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理想”及其追求理想的信念。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劳苦大众的解放,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而那一声叹息,暴露了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他们所没有考虑的名利和地位。我们生活在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中,缺少的就是这种为民族、为人民谋幸福的理想和信仰。在今天,全党、全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事业中,是否我们能够将此目标作为自己的理想,并执着地追求。在名利、地位和人情世故的处理中,将会考验我们的信仰,这也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基础。一切有违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治理的对象。重拾理想信仰、继承先烈遗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

(2)感受“职业的精神”。井冈山的山水风光并没有什么特色。我前两次来井冈山是以普通游客的身份瞻仰历史遗迹,而这一次来是以学员的身份,所有的活动都是以“课程安排”的形式来进行,包括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等。说实在的,有些教学形式对于我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并不一定合适,但是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方式,不得不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所入驻的培训机构是共青团中央面向青年开设的。面对那些热血澎湃的青年,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作为并没有山水风光优势的井冈山,优势就是这红色资源,因此教育意义是核心而不是休闲和娱乐。基地管理方面,基于教育开展和开发的教学项目,无不体现出了一种专业的精神。从课程内容的设计,到教学形式的选择,再到课程内容的安排,模块化、成体系,将革命的历史和井冈山精神贯穿于其中。面对这种职业精神,我颇有感触,自问:我们自己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否与这种专业精神比较有差距?另外,参与教学的教员,无论年长还是年轻,专业化的训练和培训,更加体现出了培训活动组织的专业化。我看得出来,并不是每一个教员都是动“真情”,而一旦面对学员,他们的规范化行为,让你无可挑剔。其实,这就是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实施教学那就是一份职业,就应该有职责精神。

(3)感受“历史的温度”。井冈山的历史,我们在党史教材中早就读过,无论是否记得清楚,大多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轮廓和脉络以及一些重要的考试点,三湾改编、道路选择、反围剿等等重大的历史事件,最具有故事情节的恐怕就是“黄洋界战斗”。本次培训的课程安排中,尽管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比较欣赏课堂教学上刘文兰老师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刘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叙述了井冈山斗争的过程和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针对历史事件陈述了自己的研究、分析和思考。这些点到为止的个人思考,对我来说更加开阔了思路,深刻理解了历史的复杂性。但是,使我印象深刻、引发我思考的反倒是从我工作岗位出发的感受。井冈山市相关部门在历史的挖掘方面十分重视,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宏观历史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整理挖掘了许多丰富、具体、生动的历史故事。用我们一般的说法就是,十分重视围绕井冈山斗争主线整理相关的花絮,而这些花絮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不同的现场教学点,围绕着主题,通过故事可以更加生动的将人们带到当年的火热生活中,如同身临其境。无论是在烈士墓前诉说的一个个壮烈场面,还是在故居前发生的逸闻趣事,都将冰冷的历史还原在人们的面前,让历史具有了温度,拉近了我们与先烈们的距离,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为此,我更加坚定了校史研究的方向。在我浏览过已有的校史研究成果以后,就有意识地引导大家将校史研究向人物和事件深入,特别是西迁故事的挖掘。同时,对将档案收藏工作由原来的党政档案扩展到人物和事件档案的收集。这些转变,在面对“专业化”质疑时我也时常动摇,现在我则更加有信心了。尽管现在的人力和精力有限,但只要方向正确总是会为达到目标积累素材。

连去带回,短短的五天井冈山之行,我感触很多,特别是与自己前两次的考察相比较更是收获丰满。在此,仅分享以上三点感受,其他的思考和感受以诗词的方式有所记录,在此一并分享。

(一)七律•三湾改编

举义南昌震四方,秋收暴动又扛枪。

三湾整肃军魂筑,平等官兵民主昌。

支部建在连队上,农村转向启新章。

执着理想忠于党,披荆历险创辉煌。

(二)五律•井冈山闲思

九秩话沧桑,追寻上井冈。

风光虽是好,血色染夕阳。

回顾先贤路,闲思世事忙。

衷心跟党走,坚定不彷徨。

(三)浪淘沙•逐梦前行

重上井冈山,细雨绵绵,萋萋野草话当年。

历史曾经多少事,未必如烟。

烈士墓碑前,肃穆庄严,欲说成就愧难言。

民族复兴圆梦也,砥砺争先。

(四)十六字令•井冈山

山,战火硝烟弥漫天。忠于党,信仰力无边。

山,旧貌无踪已换颜。求发展,生态建家园。

山,遗迹斑斓展世间。弘传统,莫要止空谈。

(五)桂殿秋•星火燎原

星火在,势燎原,洪流滚滚永朝前。

崇高理想迎风舞,信仰贞卓意志坚。

(六)五绝•编草鞋

飞鞋笨手编,体验并非玩。

艰苦精神在,官兵斗志坚。

(七)鹧鸪天•红军一日,

整束戎装体验间,小河碧水映蓝天。

茨坪再走红军路,坝上重温鱼水缘。

军帽正,刺刀尖,几回合作克难关。

会师同庆一杯酒,壮志凌云信仰坚。

(八)五律•一日体验课

重走红军路,戎装辎重全。

团结岂怕险,奋勇敢争先。

坝上集合后,厨房自助餐。

农家生日好,游客变学员。

(九)五律•题小井英烈

王佐占其中,开门纳毛兵。

工农从此后,星火耀苍穹。

浴血投革命,无私献忠诚。

人生何所欲,赴死未留名。

(十)上西楼•小井医院

红军医院伤员,葬林间。

溪水曾经血染、泣人寰。

迈沉步,思来路,祭先贤。

小井青山含恨、雨连连。

(十一)七律•题培训结业

岁月悠悠苦乐间,井冈山上忆先贤。

群山树绿硝烟远,峻岭云深细雨绵。

诚祭英灵常省过,偶临欲海亦生烦。

星星之火燎原起,理想崇高意志坚。

(十二)七绝•井冈再见(藏头)

井边饮水溯其源,冈上冲锋不畏难。

再启征程求胜利,见心励志勇登攀。

(档案馆、博物馆、期刊中心 赵大良)

来源: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交大“西迁精神”作出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