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起,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由党委组织部、教师工作部共同举办的“西安交大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暨高层次人才暑期培训班”在井冈山开班。本期培训由学校党委副书记赵昌昌带队,党委常委、校长助理洪军,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校长助理、医学部副主任吕毅,以及二级单位党政负责人、领军人才、年轻干部代表共64人参加。
培训班在紧张学习的同时,结合创新港平台建设和“十四五”科研创新谋划,由学员自发组织了一场“医工结合、科技创新”研讨会。研讨会由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莹主持。
成进在致辞中指出,医工结合科技创新是当今推动高质量学科建设、开展一流科学研究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前景光明、意义重大。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坚持“三个面向”,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了医工交叉研究的工作机制,出台了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实施办法和医学交叉研究引导项目指南等相关文件,鼓励医学与理工科学科组建交叉研究团队,鼓励学术探索与服务国家需求紧密结合,解决医学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有组织的攻关创新,力争产出医学医疗健康领域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他指出,做好医工交叉研究,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对医工交叉研究的认识和理解;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医工交叉融合的战略规划;三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医工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四要加强学术组织与团队建设,构建校企医产协同合作体系;五要加强信息库建设,资源共享、促进交流;六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工作,打造高地生产高峰。
先后有12位参训学员结合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实践进行了主题发言。西安市委宣传部新闻处挂职副处长、新媒体学院教授陈积银,就促进中国西部健康传播研究新气象展开报告。江苏省靖江市发改委挂职副主任、化工学院副教授胡海军,针对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作主题发言。学校科研院科技开发处挂职副处长、电气学院副教授李运甲,介绍了MEMS器件及其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情况。学校教务处挂职副处长、能动学院教授曹良志,分析了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几种典型应用。榆林市第一医院挂职副院长、二附院副主任技师吴晓康,剖析了医学临床研究的大数据分析的瓶颈与困惑。人居学院常务副院长顾兆林教授,分享了对于新冠病毒空气传播研究的思考。
党、校办挂职副主任、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钱希,就EFL学习者在线动态测评与干预有效性的脑电证据和儿童语言障碍的互动干预展开研讨。口腔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昂教授,介绍了口腔医学与理工学科“交叉强质”的探索与实践。学科办挂职副主任、电信学部电子学院教授李飞,解析了压电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新疆大学教务处挂职副处长、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副教授臧航,剖析了微堆中子治疗产业发展技术和政策研究。航天航空学院副院长卢同庆教授,分析了韧性水凝胶的医学应用探索。生命学院教授孙晓龙,解读了基于分子识别的荧光传感技术。
吕毅在总结讲话中分别点评了12位专家学者的报告,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他指出,医工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未来的大方向、大趋势、大潮流。通过回顾自己的医工结合创新之路和实际科研探索历程,介绍分享其多领域、多方向、多层次的医工交叉融合研究实例,他寄语年轻学者要不断思考、不断前进,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继续为学校的医工交叉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指出,近年来学校在医工结合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值得肯定,也对医工交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充满信心。他就如何做好医工交叉研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紧扣“十四五”规划主题主线,借助学校理工科实力优势,积极投身和参与医工交叉,努力挖掘和把握医工结合机会;二是要创新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坚持临床导向和问题导向,实现从基础到临床全链条创新,促进研究成果转移转化,解决科学和实际问题;三是要坚持制度创新和团队建设“双轮驱动”,建立常态化协同机制、成立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从制度上管理上队伍上保障医工结合的顺利开展。
研讨会气氛热烈,大家围绕主题,就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纷纷表示此次科技创新论坛搭建了医工交叉的交流平台,将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回到工作岗位后,还将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热情,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志向和气魄,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作风,努力成为开拓进取、矢志创新的时代先锋,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功绩。
(党委组织部)